
需要扣除10积分,您确认观看?
确认儒思平台“超级会员”产品已关闭,已经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,请移步至APP或电脑端官网“我的"查看。
请问连续旷工几天或年度累计旷工几天可作自动离职除名处理?
休息或者情况没有报备或告知公司,连续三天没有向公司报备告知情况视为自动离职。
1704浏览1回复
请问老师,证券行业人员薪资构成一般是怎样的?急
嗯嗯,谢谢老师!那像证券公司的操盘手他们的薪酬模式如何设立才合理呢?
1599浏览4回复
劳动合同试用期签订一个月,合同年限签订3年是否合理?有没有相关硬性规定?
不合理。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: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;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,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;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,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。
1749浏览3回复
老师您好:我们是创业互联网公司,员工二十多人。现在招聘技术面试通过简历直接给我让我谈薪酬,之前没接触过薪酬,我该怎么谈工资。怎么去了解行业的相似岗位薪资待遇。技术也不给我们一个参考范围很头疼啊!
可是我觉得面试不在像80后了90后的期望薪资幅度太大了都掌握不好。
1647浏览2回复
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,就是合同没有到期,但是劳务派遣公司更换, 我不想再干了,可以得到赔偿吗! 谢谢
谢谢您!
1613浏览3回复
请问老师,我之前工作的公司以我没有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不发给我工资,符合劳动法吗,我该怎么办,公司不合理,随便克扣工资
请问是哪个视频啊 我之前看过,没看过跟我这个类似的啊
1952浏览5回复
五一,十一员工上班发几倍日工资合理?特殊岗位排班后法定节假日上班不发工资倒休合理吗?
您好。五一法定节假日是一天,十一法定节假日是三天。用人单位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,应按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%支付加班工资。休息日期间安排加班,应当安排同等时间补休,不能安排补休的,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%支付加班工资。法定节假日加班,是不能用倒休冲抵加班费的,必须支付劳动者加班费,不能倒休。
1550浏览2回复
我刚来这个企业两个月,之前这企业没和员工签劳动合同,现在补回来行吗?补签对企业有影响吗?特别是合同列明最低工资那里,我是补回写两三年前的最低工资还是现在的工资?
你好,感谢提问。给您两点建议:第一、劳资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合意很重要,且受法律保护;第二、在以后的工作中,原则上不能跌破法律底线。仅供参考。谢谢!
1523浏览1回复
你好老师,公司进行薪金评级,我怎样和经理谈薪金调整的问题
你好老师我想再问下,财务怎样考核
1515浏览3回复
1.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,根据岗位的特点,选择侧重于品质特征型、行为特征型、结果特征型的指标,各适合那些岗位?结果的好理解一些(销售、项目研发),其他的不太明白? 2.平衡积分卡的内部流程、学习和成长的指标怎么有效提取?
您好,您问了两个问题,其中第二个太长,不能几句话说清楚,不过你可以看微课解决;第一个问题:首先说品质特征型指标,这类指标比较多,一般情况除不能针对企业整体考核外岗位和团队都可以,如积极性,即可以是高岗位也可以是团队。对于行为特征性和结果特征性,虽然有些岗位偏重结果,如销售岗位有些公司只考结果,并不代表这个岗位不能考行为,只是不同岗位侧重点不同。我送你一句话可以让你思考起来比较简单:“如果一个岗位的行为对结果影响比较大,那么就重点考核这个岗位的结果,如销售;如果一个岗位的行为对结果影响比较小,或者影响因素比较多就重点考核这个岗位的行为,如空姐,前台。”
2025浏览1回复
一般,竞业限制补偿金金额和员工协商按基本工资金额合理?还是按工资总额百分比合理?
谢谢
1651浏览4回复
与新入职员工签订协议工作不足3天,不发工资违法么?怎么处理来了一两天不干的员工的问题
谢谢,老师
2210浏览7回复
国企职工有时早来晚走或者休息日工出,单位就给职工记存休。这种做法已经20多年了。但没有制度写明什么情况可以给予存休,以及休不完的补偿。大部分职工都有100多天的存休了,很多到退休都没休完。最近有一两人提出休不完要补偿的要求。请问有相关法律依据么?
您好。劳动者主张加班的,应就加班事实承担举证责任。您所关注的也正是加班举证的问题,比如单位的考勤记录、加班通知、上级领导对加班的审批、加班期间完成的工作记录以及一起加班同事的证人证言等等,这些都可以作为加班的证据。
1758浏览5回复
中层管理人员应如何处理员工越级向上打小报告呢?
你好,感谢提问。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,规范公司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标准,明确绩效考核的办法和目的。如果没有严格的标准,这种现象不能杜绝。另外,作为一名管理人员,需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,树立威信。
1872浏览2回复
请问单位一年没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没上保险,但是工资照常发放,有证据,如果仲裁会怎么赔偿 十分感谢
您好,根据您所述的情况,用人单位的行为已构成违法。如果员工以此为由提出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,并提起劳动仲裁的话,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要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、经济补偿金等等。此外,欠缴的社保不属于仲裁受理的范围,如果员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单位需要为其补缴社保,并支付欠缴期间的滞纳金。
2015浏览3回复